华夏英泰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科研
本报讯(记者 张月朦 通讯员 尚颖)北京青年报记者从昌平区获悉,截至2月底,昌平区今年新增入库“高研值”项目148个,其中外资项目19个,全市位列第二,已完成全年任务的38%。
人工智能技术在推动医疗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聚焦视网膜影像人工智能产品的研发和应用的北京鹰瞳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鹰瞳科技)就是今年新入库的企业之一。该公司副总裁苏文表示,医药健康产业是昌平区的优势主导产业,并形成了全产业链聚集态势,同时具备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优惠政策。为此,今年2月鹰瞳科技和昌平区政府达成了战略合作,签约后的合作主要涉及中老年人慢性病预防、控制和青少年儿童近视防控两个方面。
“得益于昌平‘两区’建设快速发展,昌平区政府及各委办局提供的政策、协调各种资源等支持,鹰瞳科技昌平工厂在去年4月落地并投入使用。”谈及未来,苏文满怀期待,“我们希望在昌平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紧密合作,争取发挥出企业合力,把医疗AI视网膜检测真正普及开来。未来,我们会不断通过科技创新,提高和夯实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技术和产品优势。”
今年以来,昌平区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吸引着一批又一批企业项目入昌发展,总体经济发展呈现出稳中向好态势。龙头企业和优质企业“群贤毕至”,他们为何纷纷选择这里?
华夏英泰(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夏英泰)联合创始人赵学强给出了答案,“‘生命谷’是打造生命科学的一个研发高地,这里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氛围,特别是在基因和细胞治疗领域,包括园区企业都已经有了不错的前期进展。”赵学强告诉记者,近两年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一期二期都有了进一步的优化提升,汇集了200多名顶尖科学家和高层次人才,入驻了百济神州、万泰生物等500多家创新型医药健康企业,扎根昌平不仅能够促进企业之间的交流,还将带动整个产业发展。
责任编辑:李墨涵(EN043)